作品短評
這是簡單且主觀的評語,目的是讓讀者們快速知道我對作品的感受。詳細理由會放在「個人感受」的部分,有興趣的讀者,歡迎來看看。
先聲明,由於桌子認為沒有作品是一文不值,也沒有所謂的完美,因此評分範圍會從1-9分,歸類為三個層次,1-3分是不太推薦,4-6分是值得一看,7-9分是不容錯過。
評語:故事簡短精彩,劇情緊湊,但桌子覺得不需要特別去電影院看,因為它始終不是3D電影,也沒有什麼動作場面,還是等日後在網上看就好。
分數:7分
假如你覺得評分很接近你心中的分數,不妨留言告訴我。又或者你覺得不準確,也可以在下方分享你覺得好或不好的地方,大家一起交流討論。
前言
這部電影昨天剛在香港公映我就看了,想了想,到底要不要寫這篇文章,因為這網站的主題一直以來都圍繞着二次元,突然寫個真人電影,好像有點格格不入。
不過思前想後,最終還是下定決心,把我的感想記錄下來。反正之前也介紹過電影(雖然是動畫電影),而且個人網站嘛,不需要那麼嚴謹啦。
本文主要是一些個人感想與心得,內容含有適量劇透。如果您對本作有興趣,並且未曾觀看,建議先觀賞一遍再回來。
作品簡介
《威尼斯謀殺案》是一部由肯尼斯‧布萊納執導的推理驚悚電影,改編自阿嘉莎‧克莉絲蒂在1969年出版的推理小說《萬聖節前夜的謀殺案》,電影於2023年9月公開上映,同時也是導演繼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和《尼羅河謀殺案》後,第三部改編阿嘉莎小說的電影。
故事講述大偵探赫丘勒‧白羅退休後,在水都威尼斯過着悠閒的生活,但在某個萬聖節,他卻突然受到老朋友邀請參加一場通靈會。為了證明這只是騙人的技倆,他決定親身到現場揭穿這個看似荒謬的騙局。
正當一切都十分順利,白羅也識破靈媒的騙人手段時,事情卻漸漸不受控制。參與者開始離奇死去,但所有人竟然都有不在場證明。於是白羅決定臨時重出江湖,決意找出背後的真相。
不過隨着深入調查,白羅不僅毫無頭緒,還感覺到一股詭異的力量在影響自己。究竟是兇手的作案手法太過高明?還是這一切都是來自鬼魂的報復?
《威尼斯謀殺案》維基百科
(請注意,以上連結有可能失效)
個人感想與心得
實在是太靜了
之所以這樣說,是因為整部電影都是在小說的基礎上改編而成,雖然確保了劇情的完整性,但同時也繼承了這類小說的特點,那就是「靜多於動」。
推理小說的重點從來都不在角色的動作上,而是精彩絕倫,絲絲入扣的推理過程,從最初一頭霧水的迷茫,到調查時的緊張刺激,再到最後揭開真相的滿足感,這些才是最引人入勝的地方。
可是一旦將其放上大銀幕,事情就變得不一樣。由於沒有細膩的心理描寫,使得觀眾只能靠演員的演技來了解角色,間接讓電影無可避免地增加了大量的文戲,也導致電影嚴重缺乏動作場面,整個觀看過程沒有任何動感可言。
雖然電影特意讓醫生突然發瘋,添加了一段鬥毆,但這段情節既沒有鋪墊,也毫無邏輯,難免令整個情節設計落了下乘,讓人覺得突兀。
不過這也是這類電影的通病,你總不能期待白羅這位年紀老邁的偵探能夠像柯南一樣,經常飛簷走壁,追兇手追個十萬八千里,或者像Robert Downey Jr主演的《神探福爾摩斯》 那麼另類奇葩吧。
對演員的一大挑戰
桌子絕對不是一個專業的影評人,我只不過是個喜歡看電影,喜歡欣賞不同故事的普通人而已。即使如此,我也發覺這部電影常常給予角色特寫,放大了他們的臉部,基本上白羅的整個審訊過程都使用了這種拍攝手法。
不得不說,這種方式確實大大增加了畫面的壓迫感,搭配上電影院的巨大銀幕,給人感覺頗為震撼。除此之外,我覺得把鏡頭集中在演員的臉上,對於他們的演技而言,其實也是一種考驗。因為他們不能夠用肢體語言,只能依靠細微的表情來表達情緒,無疑提升了不少難度。
個人認為最出色的一段,是飾演靈媒的楊紫瓊與主角白羅在前期的對峙。比起她之前逼真的通靈,我更欣賞她在這裡的演出。
因為她完全表現出那種有恃無恐的感覺,無論白羅和觀眾怎麼懷疑,她都顯得悠然自得,穩操勝券。好像自己也深信自己就是真正的靈媒,沒有作假,甚至讓人反過來懷疑自己,難道她真的有通靈能力?
懸疑‧與‧靈異
有別於一般的推理故事,這部電影將靈異的元素融入到故事當中,各種無法用常理解釋的現象,讓人不得不懷疑背後真的有惡靈在搞鬼。
雖然白羅最後揭開了謎底,找出真正的兇手,可正當觀眾都以為這就是真相,與傳說中的鬼魂毫無關係時,電影卻又在最後一幕留了個白,鬼魂突然出現在大家眼前,這一幕充滿了暗示性,讓觀眾對之前發生的一切有所保留,不能完全否定惡靈的存在。
雖然白羅最後仍然不相信,但我在想,有沒有一種可能,是真的有鬼魂作祟。它們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母親對女兒的愛,讓其日益嚴重,最終導致了這一切悲劇的發生?
不然兩位死者剛好都是醫生和護士,這未免也太巧了吧。而且母親強制將女兒留在身邊,這種行為不是正好與當年將一眾孩子困在孤兒院的人如出一轍?
當然,任憑我們觀眾如何猜想,故事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。但我覺得這些細思極恐的猜測,讓觀眾發揮想像力的空間,才是故事最吸引的地方。
哈!我就知道
先聲明,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,但看完預告,我就隱約感覺白羅應該是被人下藥了。結果真的如此,只不過猜不到方法竟然這麼的刁鑽,讓人意想不到。
對於兇手的身份,我也不太意外,因為推理小說大多都秉承着一個規則,那就是最不像兇手的人,才是真正的兇手,而且白羅唯獨沒有找她單獨問話,無疑更加肯定了她就是兇手,是案件背後的幕後黑手。
總結
總的來說,《威尼斯謀殺案》表現不過不失,沒有很出彩的地方,也沒有讓人詬病的情節,算是值得一看的作品。
故事有起有落,可惜沒有脫離傳統推理小說的框架,整體穩定但俗套,適合老派觀眾去欣賞。反之,如果想從中找到一些創新的元素,那本作肯定不是好的選擇。
以上是我個人的分享,希望你會對這部作品有更深的了解。如果你有任何想法,不妨留言或者直接聯絡我,大家一起分享交流。